新闻动态
- 真正干成大事的人,无非是悟透了这4点
- 从稳定到恶化?脊髓损伤二次加重的5大危险征兆,抓住黄金时间还能逆转!_患者_关节_皮肤
- 福建诏安华表村许厝寨许氏宗祠重修事宜通知
- 好利科技:预计2024年全年归属净利润盈利3300万元至4200万元
- 新规打中了七寸?当心供应链暴雷成为强迫劳动的贸易摩擦工具
- 言情小说《念念不忘,总裁乘胜追妻》为什么大家看了都忍不住点赞作者
- 中兴通讯:2024年归母净利润84.25亿元,同比下降9.66%,拟10派6.17元
- 中交隧道作为被告/被上诉人的1起涉及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诉讼将于2025年6月19日开庭
- 广东18岁小将轰20分10板6助!球迷:杜锋要多点鼓励,少点批评_王洪泽_青岛_深圳
- 韩国前总统文在寅被检方起诉
- 发布日期:2025-07-07 04:34 点击次数:179
脊髓损伤患者和家属最怕的,就是病情“突然变糟”。许多人在受伤早期经过治疗,症状暂时稳定,但如果不注意观察身体变化,很可能错过“二次损伤”的预警信号,导致神经功能进一步恶化。事实上,如果能及时识别这些危险征兆并干预,部分损伤甚至还能逆转!以下五种情况,一旦出现,千万别拖延。
脊髓损伤后,许多患者会出现肌肉僵硬或偶尔抽动,这是常见的“痉挛”现象。但如果原本轻微的症状突然加重——比如腿硬得像木头无法弯曲,或手臂不受控地剧烈抖动,甚至影响穿衣、翻身等日常动作,就可能是脊髓损伤恶化的信号。
这种痉挛升级,通常意味着脊髓内部的神经信号传递出现新问题,可能是局部炎症、神经粘连或供血不足导致的。
如果患者突然出现剧烈头痛、满脸通红、上半身大量出汗,同时心跳快得像要“蹦出来”,测量血压还发现数值异常升高,这很可能是“自主神经反射异常”在作祟。
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胸椎以上高位脊髓损伤患者中。由于脊髓损伤后,身体对疼痛、憋尿等刺激的感知失调,内脏或皮肤的轻微不适(如膀胱胀满、衣物摩擦)都可能触发神经系统的“过度反应”,导致血压飙升。若不及时处理,可能引发脑出血等致命风险,必须立即解除诱因(如导尿、更换体位),并就医紧急降压。
展开剩余57%长期卧床或坐轮椅的脊髓损伤患者,皮肤最怕出现“压不红、捏不疼”的暗紫色斑块,或者原本完好的皮肤突然红肿溃烂,甚至流脓出血。这些迹象表明局部组织已因长期受压缺血坏死,形成了“压疮”。
压疮一旦感染,细菌可能随血液扩散至全身,引发高烧、器官衰竭。更危险的是,患者因感觉障碍,往往察觉不到疼痛,直到溃烂严重才被发现。因此,家属每天必须检查患者皮肤(尤其是尾骨、脚跟、肘部等骨突部位),保持清洁干燥,使用防压疮垫,发现问题立刻处理。
有些患者发现,受伤后还能轻微活动的膝盖、脚踝,渐渐变得僵硬,甚至像被“焊住”一样无法弯曲。这种情况可能是“异位骨化”在捣鬼——脊髓损伤导致软组织异常钙化,骨头在肌肉、韧带里乱长,形成额外骨赘。
这种现象多发生在伤后1~4个月,初期表现为关节周围红肿发热,逐渐发展为活动受限。早期可通过药物抑制钙化,配合轻柔的关节松动训练;若骨化严重,可能需要手术切除。拖延治疗会导致关节永久僵硬,甚至丧失坐立能力。
脊髓损伤患者常伴有大小便功能障碍,但若原本能自主排尿的人突然完全尿不出,或长期导尿者出现尿液浑浊、恶臭、带血,就要警惕泌尿系统感染或结石梗阻。
尿液长期滞留膀胱,不仅损伤肾脏,还会让细菌大量繁殖,引发败血症。而排便困难加剧(如超过5天未排便),可能导致肠梗阻、肛门撕裂。
脊髓损伤的“二次加重”不是偶然,而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。上述五种情况中,前48小时是最关键的干预窗口。例如:自主神经反射异常需在1小时内降压,感染性压疮要在24小时内控制炎症,关节异位骨化在3个月内用药效果最佳……
脊髓损伤的康复像一场马拉松,而二次损伤就是路上的陷阱。提前识别危险信号,快速应对,才能最大限度守住身体的功能,让生活重回正轨。
发布于:北京市